索 引 号 | 113709000043410217/2022-000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泰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文件编号 | 有效性 |
市委、市政府:
2021年,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将法治建设与住建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确保住建领域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法治导向,将法治建设摆在住建工作重要位置
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纳入住建部门总体布局,与住建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局主要领导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锻造法治化铁军队伍”为主题,开展了“党组书记讲法治课”活动。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模范当好法治的“践行者”。局党组集中学法成为新常态,2021年先后学习了“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条例”“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先后3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听取有关法治工作汇报。
二、坚持法治为民,全面提升住建领域依法治理水平
住建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一年来,在解决市民关切问题的同时,注重把部门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提升住建领域的依法治理水平。一是严格依法决策。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合同签订、政策制定等过程中,坚持议事先议法,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注重吸收专业法律意见和建议,努力防控法律风险。2021年由我局牵头起草的《泰安市2021年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在征求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先后邀请省住建厅等相关专家举行了方案论证会,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召开了实施方案听证会,委托相关机构进行了风险评估,确保决策民主科学合法。二是健全制度体系。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推进行业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住建部门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了住建领域的依法治理水平。《泰安市供热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被列入“2021年度政府规章立法调研计划”,初稿已起草完成。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制度,全年报请市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2件:《泰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取得完全产权有关事宜的通知》;出台部门规范性文件3件:《泰安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泰安市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和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泰安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施竣工管理暂行办法》。
三、提升法治能力,着力构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制度机制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按照市委编办的统一部署,我局通过“山东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梳理系统”认领并编制发布权责清单,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和上级行政权力的委托下放进行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公示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网站,查询方便快捷。二是积极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印发了《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工作程序的通知》(泰建字﹝2021﹞43号)。对我局起草的《泰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10件涉及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增量文件,均按规定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同时梳理存量文件36件,未发现含有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内容。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在建设信息网公示了“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清单”“行政执法流程图”“行政执法服务指南”“行政执法结果信息”“证明事项清单”等内容。四是自觉接受监督。印发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行政执法举报投诉制度》《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回应机制的通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住建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满意度调查的通知》,形成多元化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全年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4件、市政协提案51件,全部按时办结。
四、强化法治保障,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创新监管手段。适应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全面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在住建部门的深化应用。2021年,我局采用“双随机”方式抽查企业(项目)1608个,向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推送监管数据1601条。二是提升服务效能。严格落实“全省通办”要求,2021年以异地代收代办方式办理“二级建造师资格认定”业务247件,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经认真梳理,将二级建造师资格认定涉及的身份证等6个证明事项纳入告知承诺制,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三是落实好住建领域营商环境指标任务。出台了《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水气热报装创新突破实施方案》。市县两级水气报装系统实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该系统自9月份上线后,先后共享项目信息500余个。通过泰安市工程建设审批系统获取项目信息,实行“零材料”申报,用户需求用能时,仅为“即时开通”1个环节,达到全省最优,用水用气报装时限比全省最优再压缩1天。
五、营造法治氛围,全力打造“法治住建.和谐城乡”行业法治品牌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了《普法教育工作计划》,健全了“普法责任人清单”“普法责任清单”“年度普法工作计划表”。不断加强住建系统干部队伍法治化建设,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网上测试等形式,培训干部职工200余人次。组织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021年度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测试”,重点测试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行业法律法规。举办了“全市住建系统青年干部政策法规测试”,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对来自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局属单位的36名青年干部,检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提升了住建系统执法人员和青年干部的法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结合住建实际,组织开展了“心系群众冷暖、保障供热安全”“贯彻实施《泰安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等普法宣传活动。市住建局宣传《泰安市燃气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民法典进机关,每周‘典’读”活动、全力打造“法治住建.和谐城乡”法治品牌等工作被《大众日报》予以报道。
六、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推进部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比时代要求、群众期待,住建系统法治建设工作仍存在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02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加快推进我市住建领域法治建设。一是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住建部推进“三项制度”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快推进。二是立足精简高效,进一步深化住建部门“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三是“立改废释”并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业立法工作。力争年内出台《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做好《泰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调研工作。四是创新普法方式,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作用,全面推进法治住建建设。五是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深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局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2月25日
泰建发﹝2022﹞1号 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