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落历史
西山村位于区政府驻地泰安城西21公里,镇驻地西南6.7公里处。因驻地“西山”而得名。
公社化时,由西山组成西山大队,属泰安县道朗公社。1984年3月政区改革时,西山大队改为西山村村民委员会,属泰安市道朗办事处;1985年12月办事处改为乡后属郊区道朗乡,1994年12月撤乡换镇后属郊区道朗镇,2000年4月郊区更名岱岳区后称岱岳区道朗镇西山村村民委员会,下设1个村民小组,下辖西山1个自然村。
西山村为村民委员会驻地。面积1500亩,村民40户,99人,汉族,党员9人。据传,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原名“雾露套”。因四面环山,故改名“西山”,沿用至今。清属泰安县乐利乡,民国时属泰安县亲贤区,1928年属泰安县第二区,1941年属泰西县第十区,1949年泰西县和泰安县合并后属黄山区。1950年划为第十二区,1954年划回十三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时属道朗乡,同年9月道朗乡改为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1月,群英社、火花社、红旗社并为道朗人民公社,属泰安县。1984年3月政区改革时,属泰安市道朗办事处,1985年12月属郊区道朗乡,1994年撤乡换镇后属郊区道朗镇,2000年4月郊区更名岱岳区后称岱岳区道朗镇西山,隶属西山村。
据传,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原名“雾露套”。因四面环山,故改名“西山”,沿用至今。
二、环境格局
西山村地处泰山西麓,距道夏路、青兰高速路1.5公里,距泰肥一级路3公里,交通便利,通信便捷,村庄四面环山,林木茂盛四季常青。西山村南山头有一处清朝时期建造山寨,寨内建筑无存,只剩寨墙;东山山头也有一处山寨,日本人侵略我国的时候建造的,村庄林地面积700亩左右,柏树是主要栽植的树木,农作物主要有地瓜、谷子、核桃、花椒、山楂。
西山村2017年被评为市级传统古村落,全村共有建筑50余处,多是石木结构,为保护好传统古村落的原貌,平常有建设时尽可能保护好,传统古村落的建筑风格。
三、风光古迹
村内古建筑较多,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保留完整。古建筑有清代民居、四合院、石拱桥、碑文、石碾、石牛槽、石磨、夯 、石鼓 、石水溜、泰山石敢当、排水沟、石刻门枕、石栓等。村内还有两棵百年古树,一棵百年丁香树和一棵百年柿子树。清代民居建筑以石头为主,石块大小较均匀。上顶小瓦盖顶,屋门、门前装饰富有传统特色,保留原有建筑规格。
四、民俗文化
西山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浆水豆腐、西山煎饼制作工艺、柳编制品传统工艺和舞龙、舞狮子、划旱船花船、倒骑毛驴、踩高跷等游艺与杂技这两个方面。规划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
(2)对于与西山村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部分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抢救性保护。
(3)建立健全西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
柳编制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制造这种工艺的主要原料有柳枝、桑条等。
舞龙、舞狮、划旱船花船、倒骑毛驴、踩高跷:始于明清,为民间节日期间娱乐活动。春节到元宵灯节,村民都会舞龙、舞狮。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村民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美食特产
浆水豆腐是当地的一种家常菜,营养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浆水豆腐吃起来香,做起来却是一门绝活。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胀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过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就开始点豆腐了。
浆水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的功夫上,这里的人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活、细、绵、精、嫩,后味清幽淡远,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那样发涩发苦。
点要有方法,每隔四五分钟点一次酸浆水,需一勺一勺慢慢点,性急不得,如此数回,待豆花一层层结块,水和豆腐泾渭分明时,轻轻捞起,用纱布包裹,稍稍挤压成形,豆腐块间杂青菜,色泽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
浆水豆腐其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过浸泡、打磨成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该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泰山煎饼是山东泰安最具特色的汉族小吃,西山村有着一千多年摊制煎饼的历史。泰山煎饼与山东其它地方不同,一是主要原料采用小米或玉米,以小米原料的为上品;二是泰山煎饼加工前多了一道发酵的工序;三是泰山煎饼薄如蝉翼,几乎透明。其主要制作过程先将玉米糁浸泡涨足,入石磨(或打浆机)磨细成糊,把铁制鏊子烧温热,舀上玉米糊摊匀,边刮边烙,烙熟即成。泰山煎饼吃起来略带酸味,香软可口。现西山村老一辈村民仍时常采用传统工序,制作泰山煎饼作为日常饮食。
六、旅游导览
1、观光度假
将古村落风貌观光与生态观光旅游有机结合,通过合理的游线组织,使游客走进历史,亲近自然,“感悟临山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真切感受古村落人民生活、劳作氛围。引导本地居民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等乡村休闲旅游,依托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及其村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环境,在观光旅游中注入休闲元素,在西山村东南部适量的整治改造民居开展特色住宿接待。同时借助举办节俗盛会,通过体验游集聚旅游人气。
2、文化体验
依托西山村传统的民间传统、民俗以及文化活动,在室内外开展相应的民俗活动展示、参与、体验等活动,增加产品的可参与性和互动性,令游客有切身的文化体验。
西山村的原真性设计理念为游客的原真性体验提供了条件,通过传统院落景观节点和村内传统街巷的展示,运用场景模拟展示实现本体的活化,以供游人参观体验。还可通过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丰富文化体验内涵及形式,使之成为集知识性、观赏性、科普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学术交流的综合性旅游场所。